国家博物馆新入藏录見簋及其铭文公布

撰稿:刘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原载:http://www.xianqin.org/xr_html/articles/xchjw/399.html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的

簋铭文拓本

《中国历史文物》2006年第3期上公布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最近入藏的簋,并发表了王冠英、李学勤、[美]夏含夷、张永山等先生对该簋铭文、年代的研究成果。

簋相传在清末或民初出土于陕西宝鸡,形制比较特殊,是一带支架形底座的长冠鸟形双耳无盖簋,此簋铭文中王年、月、月相、干支四要素俱全,对研究西周王年历谱和铜器、金文断代有重要学术意义。

在形制、纹饰方面,各位学者的描述如下。

王冠英先生说,此簋通高19.5厘米,口微侈,口径22厘米,鼓腹,圈足下连一镂空的支架形底座,底座高6.5厘米。双耳为长冠鸟形,尖喙。簋颈部和腹部分别饰成组的长冠长尾凤鸟纹。

李学勤先生说,该簋侈唇,颈内收,腹下稍鼓,双耳作有耸冠的鸟形。颈部饰顾首夔纹,腹面饰垂冠大鸟纹。低圈足,足下有镂空的峰峦形支座。除了支座,同这件簋最相似的是1975年陕西扶风庄白出土的簋。同样的鸟纹见于1976年扶风庄白出土的丰尊、丰卣。这些铜器的时代都在穆王时。

张永山先生也指出,该簋台式圈足与镂空式连山形底座连在一起,是极为罕见的器座结合方式。器颈部饰顾首飘冠的瘦长体形凤鸟纹。器表装饰垂冠鸟纹和以鸟身作器耳的技法,兴于昭王晚期,盛行于穆王和共王、懿王时期,在西周中期偏晚衰退。簋是鸟纹盛行时期的作品。

簋年代的判断上,各位学者认为被封为“冢司马”,可与其他铜器铭文中“司马井伯”、“井伯”的系联,一致认为该器在穆王时,并推断的从政时间从穆王时、历经恭王,一直到懿王初年。李学勤先生所制铜器(人物)系联表便于参考,兹附于下。

穆王 二十四年 司马
利鼎 井伯
二十七年 卫簋 裘卫
三十年 虎簋盖 师戏
豆闭簋 井伯 师戏
利鼎 井伯
长思盉[穆王] 井伯
恭王 五年 五祀卫[恭王] 井伯 伯俗父
七年 七年趞曹鼎 井伯 趞曹
十二年 师永鼎 井伯 师奎父 师俗父
十二年 走簋 司马井伯 师奎父
十五年 十五年趞曹鼎[恭王] 趞曹
救簋盖 井伯
司马井伯 内史吴
懿王 元年 师虎簋 井伯 师虎

簋铭中“廿又四年”的推断上,王冠英、李学勤先生均认为是公元前953年,夏含夷先生认为是公元前933年,张永山先生则认为还需进一步讨论。夏含夷先生还据簋与逨盘铭文指出穆王在位期不到55年,穆王元年应是公元前956年,在位不到40年。

推荐阅读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0 评论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