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拼綴第51-65則【姚鎔燁】
姚鎔燁 2023級碩士研究生
河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甲骨智能計算實驗室
第51則
一、著錄號
A:丙269
B: R061450
二、圖版
三、說明
A與B綴合後,齒縫咬合,符合腹甲形態。
第52則
一、著錄號
A:合13934(乙5255+乙5286)+乙補4222
B: R060757
二、圖版
三、說明
A中乙5286+乙補4222為史語所舊綴,乙5286+乙5255為合集綴合。筆者在此基礎上加綴B(R060757)。綴合後,齒縫咬合,符合腹甲形態。
第53則
一、著錄號
A:乙補 1343+乙補 1450 倒+R055170+R053711+R059613
B:R054360+R054375
二、圖版
三、說明
A為楊熠先生綴合,[1]B為史語所舊綴,筆者將二者綴合。綴合後,齒縫咬合,符合腹甲形態。
第54則
一、著錄號
A:合6457正(丙603、R044533)+合17337正(乙2652、R044394部分)+乙補663+乙補1815+乙補3352
B: R053596
二、圖版
三、說明
A中合6457正(丙603、R044533)+合17337正(乙2652、R044394部分)+乙補663+乙補1815為林宏明先生綴合,[2]筆者曾在此基礎上加綴乙補3352。[3]今再綴入B(R053596)。綴合後,折口密合,復原局部鑽鑿,符合腹甲形態。
第55則
一、著錄號
A:R064796+R064588
B: 乙2235
二、圖版
三、說明
A為筆者綴合,[4]今再綴入B(乙2235)。A與B綴合後,齒縫咬合,符合腹甲形態。此外,A與B表面均分布有大小、顏色相若的坑洞,可作為二者綴合的輔證。
第56則
一、著錄號
A:R060763
B: R055143
二、圖版
三、說明
A與B綴合後,齒縫咬合,符合腹甲形態。
第57則
一、著錄號
A:R053561+R054242
B: R054441
二、圖版
三、說明
A為筆者綴合,[5]今再加綴B(R054441)。綴合後,折口密合,復原局部鑽鑿,符合腹甲形態。
第58則
一、著錄號
A:R054078
B: R054195
二、圖版
三、說明
A與B綴合後,折口密合,符合腹甲形態。
第59則
一、著錄號
A:丙591+R037001+R037456
B: R037322
二、圖版
三、說明
A為秦楓先生綴合,[6]筆者在此基礎上加綴B(R037322)。綴合後,盾紋接續,折口密合,復原局部鑽鑿,符合卜法。B(R037322)左側應刻有兆序五,因甲骨表面填土未清而無法得見。
第60則
一、著錄號
A:林宏明甲骨新綴第681例
B: R054495
二、圖版
三、說明
A由林宏明先生綴合,[7]筆者在此基礎上加綴B(R054495)。綴合後,折口密合,復原局部鑽鑿,符合腹甲形態。
第61則
一、著錄號
A:乙2387+乙補1977
B: 乙補6972
二、圖版
三、說明
A為史語所舊綴,今筆者加綴B(乙補6972)。綴合後,折扣密合,復原局部鑽鑿,符合卜法。
第62則
一、著錄號
A:丙593
B: R058769
二、圖版
三、說明
A與B綴合後,齒縫咬合,符合腹甲形態,復原局部鑽鑿。
第63則
一、著錄號
A:乙4415+乙4451+乙補4644+乙5357+乙5251+乙2336+乙1673+乙補4679+乙補4521+乙補4507+乙補5236倒+乙補6984乙3162+乙1047+乙1050+乙4656+乙6062+乙6284+乙補1415+乙補4504+乙補4909+乙補5358 +乙補5000+乙補1428+乙補5333+乙補4969+R044167+乙補4261+乙補4694+乙補4683+乙補4455+乙補5157乙6101+乙6102+乙補4453+乙補5371
B: 乙補5264
二、圖版
三、說明
A版的綴合情況可參看秦楓先生第59則綴合,[8]今筆者綴入B(乙補5264)。綴合後,折口密合,復原局部鑽鑿,符合卜法。
第64則
一、著錄號
A:乙3912+乙488+乙2961+乙補2597+乙補95+乙490倒+乙2955+乙6336倒+乙6347+乙491+乙補89
B: 乙1114
二、圖版
三、說明
A由闕河仰先生綴合,[9]今筆者綴入B(乙1114)。綴合後,折口密合,符合腹甲形態。
第65則
一、著錄號
A:乙5265+乙619+乙7618+乙7620
B: R054607
二、圖版
三、說明
A由蔡哲茂先生綴合,[10]今筆者綴入B(R054607)。綴合後,齒縫咬合,符合腹甲形態。
(感謝李雪山、張軍濤、蔣玉斌、楊熠老師的指導,王忻鈺、劉元祀、李紫艷同學的幫助。)
- 該組綴合楊熠先生暫未發表。 ↑
-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662-663例》第663例,中國社會科學院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6年7月12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6473.html。 ↑
- 姚鎔燁:《甲骨拼綴第4-6則》第4則,中國社會科學院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4年11月5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21005.html#post-21005-footnote-1。 ↑
- 姚鎔燁:《甲骨拼綴第26-35則》第35則,中國社會科學院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5年6月25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22692.html。 ↑
- 姚鎔燁:《甲骨拼綴第36-50則》第42則,中國社會科學院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5年7月9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22778.html。 ↑
- 秦楓:《甲骨試綴第43-55則》第50則,中國社會科學院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5年3月13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22304.html。 ↑
-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674-685例》第681例,中國社會科學院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6年7月21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6539.html。 ↑
- 秦楓:《甲骨試綴第59-60則》第59則,中國社會科學院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16年5月2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22475.html。 ↑
- 闕河仰:《甲骨試綴第一則》,中國社會科學院先秦史研究室網站2022年3月15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22475.html。 ↑
- 蔡哲茂:《甲骨綴合續集》第517組,文津出版社,2004年,第135頁。 ↑
①第64則爲誤綴
②第61則A版中的兩個號碼乙2387、乙補1977,並非綴合關係,而是同一版的正反面
③第56則的圖、號有誤
抱歉抱歉,是我粗心大意,非常感谢杨博士指正!第56则片号应该是R54014+R57200。
第54则+R054628
第56则+R055905
丙623+R063629
R53961+R55074
丙5+R55847
R063458+R058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