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峰
2008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8年7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工作,现任副研究员。兼任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
主要致力于“甲骨学”“青铜器金文”及“《尚书》学”研究。
邮箱:yifeng5376@126.com

一、主要论文
(一)甲骨学
论文题目 123_f5d4ba-ce> |
期刊/报纸 123_3bb700-df> |
出版社 123_b30a75-25> |
年份 123_b991e7-12> |
《微史家族世系新议》 123_8e1cf1-2c> |
《中国史研究》 123_d60620-e8> | 123_28c6a1-ff> |
2022年第2期 123_ff4de5-aa> |
《西周昭王末年的青铜方彝》 123_469027-a9> |
《中国社会科学报》 123_a03fcb-7d> | 123_28eba5-8f> |
2023年3月23日第4版 123_cda455-28> |
《令方彝断代论》 123_8871d0-4c> |
《南方文物》 123_904388-76> | 123_e55f32-31> |
2015年第4期 123_0bf81c-96> |
《从它簋看西周早期青铜器断代》 123_ce9a1e-97> |
《中国社会科学报》 123_2b7730-bd> | 123_997072-36> |
2022年5月19日第4版 123_16c422-03> |
《周成王伐楚之谜》 123_4f2d67-2b> |
《南方文物》 123_093af3-3f> | 123_8c2c25-35> |
2017年第4期 123_22c9c3-63> |
《它簋同义连用浅析》 123_4c1639-0d> |
《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23_00b92e-f1> |
巴蜀书社 123_f86d9d-3e> |
2022年5月 123_81276b-46> |
《曾公求编钟铭文补释》 123_4b1ca2-70> |
《黄河.黄土.黄种人》 123_d98c6c-cd> | 123_2f4a0b-b3> |
2022年9月下旬刊 123_8d7ad9-42> |
(二)青铜器金文
论文题目 123_9df4cf-7c> |
期刊/报纸 123_62849e-0f> |
出版社 123_b5b68c-c9> |
年份 123_a407da-46> |
《甲骨组类学》 123_f6e449-fe> |
《中国史研究》 123_c64d37-8c> | 123_a36163-90> |
2011年第4期 123_a94fc5-f7> |
《“甲骨组类学”的理论与体系》 123_4f86a9-7a> |
《中国社会科学报》 123_41f20c-db> | 123_c92a71-33> |
2024年9月27日第6版 123_e0b78f-f2> |
《无名组卜辞的分类与断代》 123_00c195-6c> |
《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二辑 123_e4723d-3c>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23_08ad21-12> |
2011年11月 123_bb2925-0b> |
《说卜辞中的“雉众”》 123_b12999-92> |
《殷周历史与文字》第一辑 123_3d7be0-cb> |
中西书局 123_adf982-b5> |
2022年10月 123_df0dd5-97> |
《说卜辞中的“雉众”》 123_558548-da> |
又见《西北早期区域史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先秦史学会年会论文集》 123_c02b6a-7e> |
三秦出版社 123_5e6b5d-30> |
2020年8月 123_8c2c47-c8> |
《无名组卜辞缀合十组》 123_3d8300-d3> |
《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一辑 123_878994-d8> |
线装书局 123_38925e-38> |
2009年12月 123_33084e-95> |
《论甲骨文分类和断代的主要标准—兼论历组卜辞的时代》 123_11c974-63> |
《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23_d30f47-75>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3_6a7dd8-9a> |
2009年8月 123_925fd2-79> |
《无名组卜辞的发现与著录》 123_d7cf57-b5> |
《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三辑 123_8b15e2-1a>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23_de0d98-55> |
2013年4月 123_5d1491-31> |
《甲骨文与金文中的“后母”》 123_58d7d9-53> |
《南方文物》 123_b76eb9-0c> | 123_618d2e-41> |
2016年第4期 123_bac2af-61> |
(三)《尚书》学
论文题目 123_ad372b-94> |
期刊/报纸 123_6f16c9-38> |
出版社 123_4d64dd-40> |
年份 123_7ee2b8-ef> |
《清华简与〈古文尚书〉真伪》 123_332c7c-f3> |
《光明日报》 123_bb6288-cc> | 123_6924a2-83> |
2024年11月23日第11版 123_4d815c-69> |
《清华简与〈古文尚书〉中的傅说形象》 123_1321ae-63>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3_2b676c-84> | 123_bf2752-af> |
2005年第1期 123_2c1e64-59> |
《〈金縢〉周公人物形象的演变》 123_352f28-79> |
《寻根》 123_7b6972-e7> | 123_f8e0ff-29> |
2021年第6期 123_a99ec5-45> |
《清华简〈尹至〉賸义》 123_93e85f-39> |
《殷都学刊》 123_7bbcfd-22> | 123_76d534-f4> |
2021年第4期 123_fe8121-51> |
《〈尚书·盘庚〉成篇年代考》 123_eb4176-a3> |
《孔孟月刊》 123_f1a9b1-d4> | 123_965f73-14> |
第四十三卷 第七.八期 123_5f54f9-8b> |
《〈尚书·盘庚〉三篇次序考》 123_bafb7b-fd>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23_162bb7-38> | 123_6d0358-25> |
2007年第1期 123_5786ce-93> |
《再论〈尚书·盘庚〉三篇的次序——兼论甲骨占卜中的“违卜”现象》 123_e09a59-cb> |
《国学学刊》 123_b4f060-0b> | 123_0bf9fb-23> |
2024年第4期 123_c8e286-09> |
《〈尚书·盘庚〉与盘庚之政》 123_602783-53> |
《殷都学刊》 123_e137be-86> | 123_5ddc3e-64> |
2009年第4期 123_2b76bf-28> |
也谈郭店楚简引〈书〉问题》 123_815dae-3e> |
《儒家文献研究》 123_f6d2f8-20> |
齐鲁书社 123_b22036-16> |
2004年12月 123_ad4411-91> |
《孔子与〈尚书〉的整理》 123_d776bd-06> |
《中华文化论坛》 123_acb148-b1> | 123_7a1071-cc> |
2007年第1期 123_886ea9-97> |
《孔子与〈书〉教》 123_1251d0-06> |
《鲁东大学学报》 123_438978-72> | 123_e1242d-93> |
2007年第3期 123_b73bcb-1b> |
《先秦文献征引〈汤誓〉考》 123_b9f1f0-ef> |
《赵光贤先生百年诞辰文集》 123_d4856c-1e>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3_b830ab-2b> |
2010年10月 123_173e4b-e1> |
《吴汝纶与〈尚书故〉》 123_56b1c9-be> |
《冀州历史文化论丛》 123_e551b3-29> |
河北人民出版社 123_17dd9b-23> |
2010年1月 123_bfc026-a6> |
《〈尚书〉中的伯益》 123_7212fb-2b> |
《嬴秦始源》 123_36b690-d3>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3_c9f03c-bd> |
2013年3月 123_2fb9b8-9c> |
《〈尚书·皋陶谟〉“九德”释义》 123_81a291-79> |
《皋陶与六安》 123_a86293-cc> |
黄山书社 123_1b4473-81> |
2017年10月 123_0f63ce-37> |
《〈尚书•无逸〉与周公勤政恤民的思想》 123_aa7e8c-ae> |
《团结报》 123_e8cdb4-a9> | 123_f7c354-f0> |
2022年4月23日第5版 123_5edada-33> |
《〈尚书•尧典〉与帝尧的美德》 123_964965-8f> |
《殷周历史与文字》第二辑 123_67933c-e3> |
中西书局 123_c4e02f-ed> |
2024年4月 123_b14360-f4> |
《〈礼记•缁衣〉及其尊贤修身思想》 123_ca49a2-fd> |
《团结报》 123_13a988-e5> | 123_3e64fe-3d> |
2022年7月30日第5版 123_dbe43e-a2> |
专著及参编著作

《无名组卜辞的整理与研究》,独著
金盾出版社
2011年11月

《孔子家语通解》,参编
齐鲁书社
2009年4月

《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参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年10月

《重庆三峡博物馆藏甲骨集》,参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年11月

《中国历史年表》,参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年5月
主持及参与课题
刘义峰博士,您好!
想了解乙种子卜辞和断代知识,但遍寻找不到您的《甲骨组类学》,不知能否发1份电子文档给我学习,qq1132110690 email 1132110690@qq.com,謝謝!
劉義峰老師,您好!我是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的在讀研究生,師從喻老師。最近因為在寫有關無名組卜辭語言文字方面的論文,得知您之前在這方面做過無名組卜辭的整理研究工作,心系能讀到您的博論,增長我的見識,但無奈知網查找不到您的博士論文,不知可否發送您的博士論文《無名組卜辭的整理與研究》一文給學生,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