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組卜旬腹甲新綴五則【張軍濤】
張軍濤
河南大學古漢字研究所
第一則 [A(《合集》16696、《簠雜》39、《簠拓》865、《續》4.45.5)+B(《合補》4835、《日天》642)]+C(《合集》16714、《安明》470)
A+B為林宏明綴合[①],我們新加綴C。A+B與C密合,綴合後,盾紋接續,别于两版之“賓”字相合。
第二則 [A(《英藏》1598)+B(《合補》4836、《常綴》7、《合集》16641+《合集》16760)]+C(《合集》16672、《續存上》938、《善》10606)
A+B為林宏明綴合[②],我們新加綴C。A+B與C密合,綴合後,盾紋接續,“七月”“八月”卜旬相鄰。
第三則 第一則(《合集》16696+《合補》4835+《合集》16714)遙綴第二則(《英藏》1598+《合補》4836+《合集》16672)
(比例縮小50%)
該遙綴所用腹甲結構圖源於《丙編》96,《丙編》96腹甲長35.7釐米,寬15.5釐米[③],故該綴合所在腹甲尺寸特別大。
第四則 [A(3.0.0379)+B(《甲編》1063、《合補》4856)]+C(《甲編》1084、《合補》2843)+D(《合補》4865、《歷藏》10953)
[A+B]+C為筆者《<甲編>新綴四則》之第一則,今新加綴D。
第五則 [A(《甲編》1091、《合集》16775)+B(《甲編》1101+《甲編》1079、《合集》16840)]+ [C(《甲編》1108、《合集》19744)+D(3.0.0362)+E(《甲編》1095、《合集》16687)]+F(《合補》4667、《歷藏》15887)+G(《合補》4869、《歷藏》10911)
[A+B]+ [C+D+E]為筆者《<甲編>新綴四則》之第二則,今新加綴F、G。
附圖:第四、五則所在腹甲示意圖(比例縮小50%)
(綴合得到王蘊智師的悉心指導,謹致謝忱。)
[①]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566-568例》第566例,中國社會科學院先秦史網,2015年5月4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5186.html。
[②] 林宏明:《甲骨新綴第566-568例》第567例,中國社會科學院先秦史網,2015年5月4日,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5186.html。
[③] 張惟捷:《殷墟YH127坑賓組甲骨新研》,萬卷樓,2013年,第52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