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信 荣誉学部委员 研究员
王宇信(1940—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名誉会长、我国著名甲骨学家和历史学家。1945年5月出生于北京平谷,1959年考入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4年考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师从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学习甲骨学商史专业,1967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今古代史研究所)工作,于1989年任研究员,2003年荣退,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参加了《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释文》(任总校审)、《甲骨文字诂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商代史》等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个人主持并参加撰写了《甲骨文精粹释读》《甲骨学一百年》《中国殷墟丛书》《殷墟文化大典》等项目。
此外,出版专著《建国又来甲骨文研究》《西周甲骨探论》《西周史话》《甲骨学通论》《商周甲骨文》(合著)《甲骨学导论》(合著)、《中国甲骨学》《新中国甲骨学六十年》《新中国甲骨学七十年》)《甲骨学发展120年》等多部,并发表《释九十》《试论殷墟五号墓的妇好》《商代的马和养马业》《试论周原出土的商人庙祭甲骨》《甲骨学的发展与胡厚宣的巨大贡献》等论文百余篇。在近60年的学术生涯中,王宇信先生计出版学术专著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在古文字与商周史尤其是甲骨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学术研究之外,王宇信积极致力于组织学术交流活动,努力为学术交流搭建平台。自1987年以来,王宇信先后担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秘书长、秘书长、会长、名誉会长,多次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并集结会议论文编纂《夏商周文明研究》系列论文集共11辑。另外,还编纂了《商承祚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平谷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文集。这些活动有效促进了海内学界和学者的交流和共进。王宇信还指导各地甲骨文研究团体的建设,促成了多地甲骨文研究会的建立并指导和参与其学术活动,促进了各地甲骨研究团体的发展。
王宇信热情关注学术新生力量的成长,王先生于1995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于1998年被聘为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指导了多名甲骨学研究生。同时,王先生还积极参与各单位古文字专业学生、甲骨文爱好者的指导工作,是甲骨文研究教育的重要指导者和推动者。
王宇信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努力把专业研究的学术价值转化为社会价值,他推动和指导殷墟博物苑的建设,倡导和推动殷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倡议和推进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建设,大力推动甲骨文书法艺术和甲骨文活化利用等活动,为甲骨文的普及和利用做出了重大贡献。王先生的努力工作得到了学界和社会的认可,其著作被翻译为外文出版,如《甲骨文学通论》《甲骨学研究一百年》被翻译为韩语在韩国出版,其所撰写和主持的项目多次获奖,如《甲骨文合集释文》获得1999年社科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殷墟文化大典》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其本人也得到多次荣誉表彰,如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问委员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