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刘雨《金文中的王称》简介
  先秦史研究室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2006-08-30 10:03:42 阅读

刘雨:《金文中的王称》,《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4期,第6至29页。

内容简介:

该文全面搜集目前已著录金文中的王称资料(所用著录书主要为《集成》、《近出》),分时代加以排比、梳理,较细致地考察了晚商金文中的王称、西周金文中的王称和春秋战国金文中的王称。

文章认为,商代王称十分简单,金文中一般径称“王”,而称“帝”并不普遍,“王”是殷人对殷王的实际称谓。西周时代金文中的王称则比较复杂,可归纳为“时王生称”、“时王美称”、“时王别称”、“在野王称”等四种不同类型。“时王生称”前人早已发现,有文王、武王、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孝王、夷王、厉王共十王。“时王美称”前人亦已述及,该文给出更适当的概括,见诸金文的有休王、昭王和穆王三种,其中昭王、穆王与生称时王完全相同,须仔细辨认出来。“在野王称”前人已有论述,见诸西周金文的有買王、夨王、釐王、师眉赢王、幾王、吕王、昆疕王、遟王等,见诸春秋战国金文的有吴王、越王、楚王、徐王、吕王、郙王、申王、塞王、索鱼王、燕王、周王、秦王、雍王、中山王、中王、合昜王、巨荁王等,这些东周王称多未见于文献,丰富了我们对东周历史的认识,不过,到东周已不能按“时王”和“在野”来区分王称,这里只是沿用上文之称呼。

“时王别称”是该文论述的重点,文章推测早期金文中“周王”、“成周王”、“豐王”有可能是文王、成王和西周早期某王的别称,西周中期金文中的“畢王”、“豳王”有可能是“懿王”和“孝王”的别称。另外,文献中还有厉王称汾王的记载。希望“时王别称”这一概念能从新的角度去认识金文王称的含义。 

本站
[发表评论] [文章回顾] [收藏本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