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常耀華《殷墟非王卜辭研究》序
  李學勤 
 清華大學歷史系
2008-05-16 13:49:02 阅读

甲骨學近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將殷墟甲骨卜辭的王卜辭和非王卜辭區別開來,並對非王卜辭進行專門研究,是其中一項顯著標誌。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常耀華教授研究非王卜辭已有很長時間,2003年他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學位論文,便是《子組卜辭人物研究》。繼之他又有多篇論作,有很有價值的成果,爲學術界所重視。現在常耀華教授把他的有關作品彙輯成書,以《殷墟甲骨非王卜辭研究》爲題,無疑會促進這一問題的探討。

自從殷墟甲骨發現鑒定以來,大家總是認爲所有卜辭的問疑者都是商王,各個卜人不過是為王占卜,這早已形成固定的傳統觀念,幾乎無人懷疑。首先在這方面持有異議的,是日本學者貝塚茂樹,他在1938年的一篇論文里說到過“子卜貞卜辭”,但其論點的展開,是在1953年與伊藤道治合作的《甲骨文斷代研究的再檢討》,文內提出“王族卜辭”,“多子族卜辭”的概念,大致與陳夢家先生《殷虛卜辭綜述》提出的師組卜辭、子組卜辭相當。陳先生在卜辭分組上比貝塚、伊藤兩先生做得更加細緻,然而並不以為子組等不是王的卜辭。

非王卜辭一詞,是我在1957年的《評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和1958年的《帝乙時代的非王卜辭》兩篇小文裏提出來的。我主張小屯YH127坑的子組卜辭及一些有關卜辭,還有YH251、330等坑的卜辭,都不是王卜辭,故稱作非王卜辭。與貝塚、伊藤兩先生不同的是,我沒有以之同卜辭中的“王族”、“多子族”一類詞語聯繫,也不贊成兩者與家族形態有關。後來在1983年,我寫了《釋多君、多子》,就此有所補充說明。

至於我當時將子組等卜辭看得很晚,原因之一是堅持“子”是一個特定的人,和同見的其他卜人一樣。由此,還把商代晚期青銅器銘文裏的“子”也牽合在一起,這顯然是不對的。後來我逐漸認識到“子”不必為一人,而應該是一種身份或稱號,對卜辭和銘文的進一步考察證實了這一點。

非王卜辭之說有幸得到不少學者批評討論。持不同見解的論作,從種種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問題,極有裨於探索的深入。當時非王卜辭的材料有限,特別是子組及所謂午組等與典型的王卜辭賓組同出YH127坑,容易模糊其非王卜辭的性質。及至1991年花園莊東地H3卜甲發現,數量大而性質純一,大家的看法就容易統一了。

各種非王卜辭中反復出現的“子”,迄今仍是學者關注的核心問題。有些論作認為花東卜辭的“子”是王子,或論證為太子孝己,但其他卜辭、銘文的“子”能不能同樣講,還需要通盤考慮,才能達到大家同意的效果。

20世紀50年代我對非王卜辭的特徵試歸納為四點,即(一)問疑者不是商王,(二)沒有王卜,辭中也不提到王,(三)沒有商王名號,而有另一套先祖名號,(四)沒有符合於商王系的親屬稱謂系統,而有另一套親屬稱謂系統。這幾點現在看有必要修改,有的非王卜辭還是提到王,有少數商王名號,而且可以通過這些推斷其問疑者與商王的關係。這樣的工作已經有好多學者在做,不僅有不少專題論文,還有像魏慈德博士《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研究》和姚萱博士《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初步研究》等專門著作。至於將小屯各種非王卜辭也包括在內,由多方面角度考察非王卜辭問題的,便應推常耀華教授的這部《殷墟甲骨非王卜辭研究》。

甲骨學在醞釀和發展了一個世紀之後,當前正在繼續前進。和別的學科一樣,這種前進必然會導致一個帶根本性的觀念的變革。今天看來,殷墟甲骨卜辭比過去想像的要複雜得多,這也意味著我們可以通過卜辭更多地瞭解商代歷史和文化。《殷墟甲骨非王卜辭研究》這部書的性質是非常專業的,然而透過書中論述,我們卻可以更清晰地看見商代歷史圖景的若干鮮活側面。

魏慈德博士在他的大作印行之前,曾要求我寫一篇序,談談對有關問題的看法,遺憾的是我那一段時間事務太忙,未能趕及其書的出版,至今悵然。常耀華教授同樣再三催促,於是寫出上面這些話,算是對致力非王卜辭研究的各位前沿學者表示的一點敬意。

李學勤

2007年2月11日於清華

本站
[发表评论] [文章回顾] [收藏本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