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
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目录 | |
先秦史研究室 2005-01-21 01:36:41 阅读 次 |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专刊甲种之四 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初版 定价:21元 该书对商代后期至春秋时期祭祖礼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做了较深入的研究。讨论了商周祭祖仪式类型、祭祖仪式的内容与过程、祖先崇拜及其演变、有关社会关系等问题。其中对商周祭祖礼反映的祖先崇拜的探讨较有新意。作者认为从商代后期到春秋时期,祖先崇拜经历了一个从畏惧到崇敬,从盲目到理性,从虚幻到现实的过程。此外,作者对商周祭祖仪式的分类,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序一 朱凤瀚 序二 常玉芝 绪论 第一章 商代后期祭祖仪式的类型 第一节 “祭名”不能作为判断祭祖仪式类型的标准 一、对祭名说的回顾和反思 二、祭名不能用来划分祭祖仪式类型的几个主要原因 第二节 卜辞中所见商代后期祭祖仪式类型 一、有具体目的之祭祖仪式 二、无具体目的之祭祖仪式 ——兼论周祭之外无严格制度化的祭祖仪式 第二章 周代祭祖仪式的类型 第一节 常祀 一、《诗经》所见西周贵族于农作物收获之后举行的年度祭祖活动 二、金文中所见西周、春秋时代贵族对祖先的常祀 三、对东周礼书中常祀的讨论之一:“四时之祭” 四、对东周礼书中常祀的讨论之二:“禘 、袷” 第二节 临时祭告 一、因政治活动而祭告祖先 二、军事活动前后祭告祖先 三、因社会活动祭告祖先 四、因灾祸而祭告祖先 附录一 金文“享”字反映的常祀 第三章 甲骨文中所见商代后期贵族祭祖仪式内容 第一节 对几个祭祀动词的探讨 ——兼谈利用甲骨文材料研究商代后期祭祀仪式内容的方法 一、关于“又”:表示抽象进献意思的祭祀动词 二、关于“岁”:说明祭祀仪式中具体活动的祭祀动词例之一 三、关于“?”:说明祭祀仪式中具体活动的祭祀动词例之二 四、利用卜辞研究商代祭祀仪式内容的方法:对祭祀动词先分类,再分析 第二节 禳祓与祈求之祭的仪式内容 一、祈求之祭的仪式内容 二、禳祓之祭的仪式内容 第三节 个案研究:清晰的祭祖仪式过程 余论:花园庄东地卜辞中所见商人祭祖仪式内容 第四章 周代贵族祭祖仪式过程 第一节 殷周之际及周初周人祭祖仪式内容:与商文化兼容 一、殷周之际周人祭祖仪式内容 二、西周早期周人祭祖仪式内容:对商文化吸收 三、西周早、中期金文中所见祭祖仪式内容:对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周代贵族祭祖仪式的一般过程:《诗经》与《仪礼》的比较研究 一、祭祀前的准备 二、正式祭祀的仪式过程 余论:有关商周祭祖仪式内容的一个细节问题:对男女祖先的祭祀有什么不同 附录二 礼书中所见周天子祭祖仪式过程 附录三 《仪礼》记述的周代贵族祭祖仪式内容 第五章 从祭祖礼看商代后期前段的祖先观念:强烈的鬼神崇拜 第一节 从祭祀动机看商代后期前段商人祖先作祟的观念 一、梦与祖先作祟 二、禳祓:祭祀祖先——作祟者 第二节 从祭祀动机与仪式内容看祖先神权能与地位的差异 一、高祖先公与先王权能的差异程度并不大 二、祭祀规格反映的先王的不同地位 ——从死者作祟的角度分析 第六章 从祭祖礼看周人的祖先崇拜:现实和理性的态度 第一节 从铜器铭文中的称颂之辞看周人对祖先功绩德行的崇拜 一、周人认为先王、先祖可升于天,威严且有盛容 二、周人对祖先德行功绩的崇拜 第二节 从祭祀目的看周人观念中祖先对家族、个人的福佑 一、金文嘏辞中祈福对象主要是祖先 二、从祭祀目的看周人观念中祖先对家族、个人的福佑 第三节 周人祭祖仪式中人神沟通问题 一、祖神的降临问题 二、尸与神职人员在祭祖仪式中的活动 第七章 商代后期祭祖仪式所反映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商代后期祭祖礼中所见商王、贵族族长的地位 一、商王拥有主持王室祖先祭祀的权力 二、贵族族长对其家族祖先的主祭权 第二节 牺牲征取与贡纳反映的王与同姓贵族、侯伯、方国的关系 一、所征取和贡纳的牺牲之情况 二、牺牲贡纳者的情况 三、征取和贡纳的牺牲用于祭祀的情况 第八章 周代祭祖礼对宗法制的维护 一、《诗经·小雅·楚茨》所描述的祭祖仪式中宗子之主祭地位 二、《仪礼》中所见宗子主持祭祖仪式的情况与宗族成员宗法地位之差异 三、金文中所见祭祖礼反映的宗族成员之宗法关系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发表评论] [文章回顾] [收藏本文][关闭窗口] |
相关文章: |
首页|先秦史研究室|甲骨学殷商史学科|挂靠机构|学术动态|学术论坛|学术资源|联系我们|管理中心 电话:86-10-85195827/85195842|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请使用IE6.0浏览|建议分辨率800*60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