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甫教授来历史所作学术报告

IMG_1503

右起:刘克甫教授、宋镇豪研究员、王震中研究员、下田诚博士(张翀 摄)

IMG_1510

刘克甫教授(张翀 摄)

2009年6月18日上午,俄罗斯学者刘克甫教授(M.V.Kryukov)携夫人黄淑英女士来历史所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题为《爱米塔什博物馆藏甲骨的综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先秦史研究室主任宋镇豪研究员主持这次学术活动,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震中研究员也莅临现场,其他参加人员有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中心成员及先秦室研究生。

刘克甫教授为历史学博士、欧洲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名誉会员暨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教授。宋镇豪研究员介绍说,刘克甫教授在甲骨文与殷商史领域发表论著20多种,致力于甲骨文语法、殷人种属、商代国家形态和社会组织(卜辞中的“众”)、中国文明发源地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卓著,此外,他花费了很多精力从事爱博甲骨的整理(曾于1950年代做摹本190幅),从这批重要材料着手探讨了一些甲骨学的重要课题。

刘克甫教授的报告分为两部分,首先是介绍爱博甲骨之来源及其研究情况,然后又据这批材料发表了对甲骨分期的看法。

据刘克甫教授介绍,爱博甲骨是20世纪初流散到俄罗斯的。由收藏家利哈契夫委托驻华外交官舍金于1910年前后购于中国官员之手,约近200片。利哈契夫曾邀请西夏文专家伊凡诺夫整理这批材料,但他只做了简单介绍。1917年十月革命后,利哈契夫将这批甲骨捐给国家,收藏于冬宫(爱博)。约在1920年代,汉学家苏联科学院阿历克谢夫院士带大学新生参观爱博利哈契夫藏品,其中一个叫做尤里·布那科夫的学生对其中的殷墟甲骨发生浓厚兴趣,遂致力毕生从事相关研究工作。布那科夫为判别甲骨真伪,曾请土壤学家和动物学家鉴定甲骨上的泥土来源及动物种属。至1930年代,布那科夫已成为甲骨学专家,撰写了博士论文The Oracle Bones from Hena China(《出土于河南的甲骨文》)。他于1940年做完了爱博甲骨的整理工作,并想用“照相、拓本、摹本三位一本”的方法著录。其手稿只差拓本,就可出版问世,所以他还想到要联系中国的学者。但1941年6月,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圣彼得堡(当时叫“列宁格勒”)被长期围困,陷入饥荒,约有三分之一人口饿死。布那科夫也未幸免于难。当时他家一天可领到50克面包,布那科夫总是寻找借口不吃,把食物留给妻子,自己饿得昏昏沉沉。一天,他去涅瓦河畔打水,再没有回来,尸体也不知去向,他整理出的爱博甲骨手稿也遗失了。

关于爱博甲骨的现状,刘克甫教授介绍说全部都在陈列,保存状况很好。他说,这批材料的学术价值很高,不但有新字、别处看不到的新内容,还有语法和分期研究的意义。他举例说《苏》27中出现“其弗”,其字在弗字前,就很值得在语法学上做一探讨,并可进一步思考商人占卜心态及占卜效果等深层闪问题。(详见刘克甫《殷墟卜辞语句的形式结构与资讯结构》,《史语所集刊》67本第4分。)他又以《苏》12中師组(刘克甫教授称为“扶组”)于字的特殊写法“于弓”之字形在一至五期的演变过程为例,指出師组的时代在武丁晚期,故与二期衔接,師组中“兄丁”称谓可能是《殷本纪》中未提及的一个商王,即武丁之弟及王位者。因此他认为上面只有几个字的小小甲骨,就能引出很大的问题来。

在甲骨分期问题上,刘克甫教授仍赞同董作宾先生的五期说体系。此外,他还介绍了俄罗斯甲骨学研究状况。

推荐阅读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3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奥缶斋
14 年 前

可敬的外国专家,有独到的见解。

ibuffalo
14 年 前

宋镇豪先生一行刚访问爱博回来。爱博甲骨目前并未陈列,保存在纸盒甚至铁盒里。

边城
13 年 前

这样的交流应该多进行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