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翀 博士 副研究员

张翀

张翀,男,1980年生于陕西西安。先后就读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获历史学硕士、艺术学博士。2006年入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原名为历史研究所),现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青铜器金文、早期中国的研究,旁涉美术史及书画。出版学术专著四部,随笔集一部,学术论文十数篇,另撰有艺文随笔、书评书话若干。

学术简介

1999-2003年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 获历史学学士

2003-2006年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系 获历史学硕士

2012-2018年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获艺术学博士

2006年-至今 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曾历史研究所)

专著:

《西安文物精华·铜镜》(参著),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西安公司,2008年11月。

《商周时期青铜豆整理与研究》,26万字,线装书局,2012年12月。

《汲古闲辞》,金城出版社,2014年3月。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青铜豆卷》,科学出版社,2015年12月。

《中华图像文化史·先秦卷》,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年6月。

《中国美术史》(“马工程”项目新编教材)(合著),高教出版社,2019年。

《青铜识小》,北京联合出版社,2020年6月。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青铜觥卷》(合著,一作),科学出版社,2022年。

代表性论文:

《〈诅楚文〉真伪与版本问题新研》,《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6集,商务印书馆,2010年。

《饮食之下的青铜器》,《苏州文博论丛》总第1辑,文物出版社,2011年。

《商周铜器双身龙纹图像辨析》,《形象史学研究》(2012),人民出版社,2012年。

《从伯懋父墨书蠡测商周书法》,《形象史学研究》2015上半年,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

《超越经学:20世纪前半叶的铜器研究》,《国际儒学》2022年第4期。

《角隅:商周铜器营造的一种方式》,《美术研究》2022年第1期。

《国象形铜器再考察》,《艺术设计研究》2023年第4期。

《“皇帝信玺”为汉封泥刍论》,《中国篆刻》2024年第4期。

书评:

《张懋镕教授〈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三辑)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10年第11期。

《张懋镕教授〈古文字与青铜器论集〉(第四辑)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14年第4期。

《总有文心会学海——读〈看见美好:文物与人物〉》,《中国美术》2017年第6期。

《秦汉帝国的视觉魅力——读两部展览图录》,《中国美术》2017年第5期。

《海外青铜器的整理与研究——〈赛克勒收藏商代青铜礼器〉读后》,《青铜器与金文》第7辑。

《好吃与China并非是终点——〈中国超会吃〉读后》,“活字文化”公众号2021年11月5日

《〈铁袈裟〉:像“打碎铜铁佛”似的打碎学科的界限》,“三联书店三联书情”公众号2022年5月7日。

《意外之作——〈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读后》,“中国好书”公众号2022年6月8日。

学术综述:

《2006年先秦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11期。

《2007年先秦史研究概览》,《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12期(合著)

主持及参与课题:

主持“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殷周青铜觥铭文整理与研究”(G3935)课题。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藏珍稀金石拓片整理与研究”课题。

获奖项目:

参与的论著获“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奖、“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推荐阅读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