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
方稚松博士论文《殷墟甲骨文五种记事刻辞研究》提要 | |
先秦史研究室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2007-06-07 09:23:25 阅读 次 |
|
〖论文题目〗 《殷墟甲骨文五种记事刻辞研究》(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专业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作者介绍〗 方稚松,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专业2007届博士研究生,导师黄天树教授。曾发表《甲骨缀合十组》等论文。 〖内容提要〗 本文是對殷墟甲骨文中事關龜骨納藏類記事刻辭(即學界通常所說的甲橋、甲尾、背甲、骨臼、骨面五種記事刻辭)的一次再整理。內容分爲以下五部分: 緒論部分對本題所涉及的一些術語進行了介紹,界定了“記事刻辭”的含義;在總結評述完前人研究成果後,又梳理了記事刻辭的分類,最後點明本文的研究重點。 第一章對五種記事刻辭中所涉及的“示”“肇”“鼄”“乞”“屯”五字作了一滙釋。對於“示”字,文中從記事刻辭本身及卜辭兩方面論證了其含義當理解爲“交付”,或可讀爲“屬”;記事刻辭中的“ 本文第二章對目前所見甲骨文中的五種記事刻辭材料進行了徹底的整理,在此基礎之上分別對甲橋、甲尾、背甲、骨臼、骨面五種記事刻辭的定名、組類及格式特點作了分析。 第三章主要根據五種記事刻辭中動詞的含義和用法特點對這類刻辭所反映出的貢納性質及甲骨入藏程序作了嘗試性的探索。占卜所用的龜甲多由外地貢入,肩胛骨則多取自本地。龜甲類記事刻辭中常見的“入”“來”“以”之辭多表示的是龜甲的來源地,這種“入”“來”“以”的龜甲很可能是未經整治的,需經過整治機構的整治才能由“示”者交付到占卜機構用於占卜,這就是記事刻辭中“示”字句多用於“入”“來”“以”字句後的原因所在。“乞”多用於肩胛骨類記事刻辭中,由于其辭義的特殊性,使它既有與“入”“來”“以”用法一致的地方,又有與“示”含義相通之處。 第四章對記事刻辭中的同批貢納物作了整理,討論了所謂的“史官簽名”說及記事刻辭與卜辭同版異組等問題。 |
|
本站 | |
[发表评论] [文章回顾] [收藏本文][关闭窗口] |
相关文章: |
首页|先秦史研究室|甲骨学殷商史学科|挂靠机构|学术动态|学术论坛|学术资源|联系我们|管理中心 电话:86-10-85195827/85195842|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请使用IE6.0浏览|建议分辨率800*60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