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
朱凤瀚教授撰文介绍伯从父簋 | |
先秦史研究室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2008-11-26 00:26:06 阅读 次 |
|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吉大古文字研究室《古文字研究》二十七辑(中华书局2008年9月)上发表了朱凤瀚教授《由伯 朱凤瀚先生文章也认为,综合器形、纹饰和铭文内容来看,该器为厉王时物。并谈了铭文释读中的几个问题,重点讨论了“服子”称谓之来由,及南淮夷所居的中心区域问题。他联系宗周钟、翏生盨、噩侯鼎等器铭文,提出“服子”之义可能有如下之意,即南淮夷被征服后历来履行向西周王朝贡纳布帛、谷物、人(奴隶)及貯的义务,以此来服事西周王朝之附庸;厉王时期,南淮夷活动之中心区域在江苏西北部,淮泗交汇处,今洪泽湖周边地区。 伯 伯 伯 宗周钟铭文(《集成》260—1) |
|
本站 | |
[发表评论] [文章回顾] [收藏本文][关闭窗口] |
相关文章: |
首页|先秦史研究室|甲骨学殷商史学科|挂靠机构|学术动态|学术论坛|学术资源|联系我们|管理中心 电话:86-10-85195827/85195842|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请使用IE6.0浏览|建议分辨率800*60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