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綴合驗證[葛亮]
葛亮 上海博物館青銅器研究部
《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1]一書共收錄甲骨5002片,其中上海博物館接管甲骨6批2596片、受贈甲骨12批927片、徵集甲骨21批1120片[2],文革後退還給個人的甲骨90片[3]、“上海所見甲骨”268片[4],日本藏骨1片。
上海博物館目前實際收藏甲骨4643片(以藏品號計)。在《上博》一書所收錄的5002片甲骨中,除文革後退還給個人的90片[5]、日本藏骨1片不在上博外,“上海所見甲骨”268片爲代管品,亦已於1980年7月21日退還至銀行保管箱(這一部份多已收入《合集》,《甲骨文合集材料來源表》稱“上博新拓”)。
在以藏品號統計的4643片中,包括部份無字甲骨、雕花骨及偽刻,已知可互相綴合者,仍多編爲不同號碼。以上與《上博》一書所見情況一致。
據我們統計,截止2013年12月19日,於先秦史研究室網站發佈的、含有《上博》所收甲骨的綴合成果,共計171組(存在先後加綴者仍計爲1組)。其中包括《上博》出版之前或之後,綴合者未引《上博》編號,而由網友或筆者檢出的相關綴合成果50餘組。
由於《上博》一書未編流水號,學者爲便於查索,多採用藏品號加頁碼或來源的辦法加以徵引,而形式多不統一,如:
上博2426.267。p72孔德 上博2426.700(孔德,p130)
上博2426.647.P.122 《上博》孔德2426.156
《上博》2426.1343(P212) 上博(P142)2426·798 孔德;
上博412-123 上博812頁-46464
以下我們一律採用“上博XXX頁XXXX.XXX”的形式,對相關綴合文章所徵引的號碼加以轉寫、統一。
在171組相關綴合成果中,含有兩片以上《上博》所收甲骨者共計39組,此次我們以實物覆核了27組。其中,綴合無誤的有以下23組:
片號A |
片號B |
片號C |
出處[6] |
|
1 |
上博090頁2426.398 |
上博152頁2426.880 |
李延彥2011年4月6日《龜腹甲新綴第65則》【拼續585】 |
|
2 |
上博122頁2426.638 |
上博122頁2426.633 |
郜麗梅2010年11月30日甲骨綴合第一則 |
|
3 |
上博154頁2426.889 |
上博204頁2426.1280 |
上博60頁2426.185 |
李愛輝20110909《甲骨拼合第111-116則》:112【拼三655】 李愛輝20111001《甲骨拼合第122則》【拼三665】 |
4 |
上博188頁2426.1168 |
上博662頁21569.203 |
李愛輝20130801甲骨拼合第235則 |
|
5 |
上博238頁17645.8 |
上博462頁17647.369(合23922、戩49.15、續6.28.9) |
蔡哲茂2009年10月09日《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新綴七則:6 |
|
6 |
上博276頁17645.283 |
上博278頁17645.293 |
林宏明20120106《甲骨新綴第308-311例》:311【契合集311[7]】 |
|
7 |
上博288頁17645.369 |
上博332頁17645.691 |
李延彥20120103《甲骨新綴第82則》【拼三775】 |
|
8 |
上博306頁17645.491 |
上博308頁17645.513 |
郜麗梅2011年1月13日《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拼合兩組:2 |
|
9 |
上博416頁17647.154(合23118、戩19.12、續2.2.3、歷拓9318) |
上博280頁17645.304(合25321、續存上1550) |
劉影2010年4月9日甲骨新綴第68組【拼集162】 |
|
10 |
上博434頁17647.234(合8967、戩25.1、續4.25.4、歷拓9370) |
上博400頁17647.69(合2542、戩7.5、續1.41.4、歷拓9173) |
劉影20120331《甲骨新綴第118-119組》:118【拼三611】 |
|
11 |
上博456頁17647.338(合3079、鐵68.1、戩44.18、續5.27.10=6.23.3) |
上博686頁21691.62 |
林宏明20130508《甲骨新綴第421例》 【作者已述及驗證結果】 |
|
12 |
上博486頁17647.492正反(合7699正反) |
上博778頁49003.247正(合7687、存上1125、合補1960重)、上博778頁49003.247反 |
上博396頁17647.51(合4811、戩7-13、續6-13-13) |
蔡哲茂2009年10月09日《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新綴七則:3 |
13 |
上博662頁21569.201 |
上博664頁21569.209 |
蔣玉斌20120220《甲骨新綴35組》:7 |
|
14 |
上博664頁21569.217 |
上博660頁21569.178 |
蔣玉斌2010年12月4日《〈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新綴六組》:5 |
|
15 |
上博670頁21569.256(倒) |
上博646頁21569.86正 |
蔣玉斌2010年12月4日《〈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新綴六組》:4 |
|
16 |
上博670頁21569.265 |
上博660頁21569.180 |
蔣玉斌2010年12月4日《〈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新綴六組》:3 |
|
17 |
上博702頁21691.179(合11451、拾12.16) |
上博648頁21569.100(合13190) |
李愛輝20131111甲骨拼合第244則 |
|
18 |
上博704頁21691.184(無反) |
上博656頁21569.157正反 |
合補2064 |
李愛輝20131111甲骨拼合第243則 李愛輝20131218甲骨拼合第247則[替換原247則] 【僅驗證第243則,即前兩版】 |
19 |
上博708頁21691.219 |
上博364頁17645.931 |
李延彥2011年9月9日《甲骨新綴第74、75則》:74【拼三767】 |
|
20 |
上博710頁21691.230 |
上博704頁21691.193 |
李愛輝20130717甲骨拼合第234則 |
|
21 |
上博752頁49003.48 |
上博752頁49003.53 |
郜麗梅2011年1月13日《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拼合兩組:1 |
|
22 |
上博760頁49003.117 |
上博768頁49003.179 |
李愛輝20121227《甲骨拼合第208則》 |
|
23 |
上博780頁49003.251 |
上博778頁49003.243 |
莫伯峰20120121《甲骨拼合第120-121則》:120【拼三633】 |
實物無法綴合的有以下4組:
片號A |
片號B |
出處 |
|
1 |
上博162頁2426.952(合1963、掇二69) |
上博756頁49003.89 |
李愛輝20131208甲骨拼合第247則【作者已以新綴替換】 |
2 |
上博218頁2426.1369【原文及拼三皆誤作2426.1389】(合36799、京5274、摭續176) |
上博174頁2426.1048 |
李愛輝20120903《甲骨拼合第191、192則》:191【拼三734】 |
3 |
上博510頁17647.614(合1039右、鐵53.4、殷餘1.7) |
上博306頁17645.500 |
李延彥20131209甲骨新綴第129、130則:129 |
4 |
上博650頁21569.106 |
上博646頁21569.83(合148、存上775) |
蔣玉斌2010年12月4日《〈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新綴六組》:6 【作者已在評論中說明驗證結果】 |
本文發佈之前,我們已通過照片,與三位綴合者確認了以上4組的驗證結果。
此次未作覆核的12組綴合成果分屬以下兩種情況:
一、它書未散或已綴的,有以下4組:
片號A |
片號B |
出處 |
說明 |
|
1 |
上博390頁17647.20(合27307、戩4.12、續1.21.10、歷拓9143) |
上博484頁17647.480(合33254) |
李愛輝20120918《甲骨拼合第196、197則》:197【拼三740】 |
綴合後=朱孔陽本4.12 |
2 |
上博442頁17647.271(合19053、戩33.6、歷拓9453) |
上博514頁17647.632(合7255下) |
趙鵬、郜麗梅2010年8月17日讀契偶拾一則 |
綴合後≈朱孔陽本33.6[8] |
3 |
上博456頁17647.339(合24535、戩42.8、續2.22.8、歷拓9558) |
上博452頁17647.318(合25192、戩40.9、續2.2.6、歷拓9537) |
莫伯峰2010年12月28日《甲骨拼合第八四、八五則》:84【拼續387】 |
綴合後=朱孔陽本40.8 |
4 |
上博694頁21691.120 |
上博704頁21691.194 |
李愛輝20121121《甲骨拼合第205則》 【作者已以新綴替換】 |
綴合後=合8632(拾4.13) |
二、由於原物已退還而無法覆核的,有以下8組:
片號A |
片號B |
片號C |
出處 |
說明 |
|
1 |
上博394頁17647.46(合7793、戩9.11、續3.14.4、佚938) |
上博866頁54796.3(合7789[上博新拓136]) |
林宏明20110713《甲骨新綴第251例》【契合集250】 |
B片退還 |
|
2 |
上博736頁39459.36(合32686[上博76]、掇三845) |
上博810頁46451(上博新获14、存補5.323.2) |
上博74頁2426.28(合32044、摭续87) |
周忠兵《歷組卜辭新綴》(2007年3月26日):13 |
B片退還 |
3 |
上博808頁48704.1(合補6695[浙博32]) |
上博808頁48704.2(合補6704[浙博30]) |
C:合35081(戩30.14、續4.39.9不全、戩朱30.14) D:殷餘14.3 |
蔡哲茂2009年10月09日《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新綴七則:2【A+B】 蔣玉斌20120220《甲骨新綴35組》:20【+C+D】 |
A、B片退還 |
4 |
上博808頁48704.3 |
上博808頁48704.4 |
蔡哲茂2009年10月09日《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新綴七則:1 |
A、B片退還 |
|
5 |
上博846頁54788.20(合26493[上博新拓64]) |
上博852頁54790.12 |
蔡哲茂2009年10月09日《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新綴七則:5 |
A、B片退還 |
|
6 |
上博852頁54790.16(合35100[上博新拓84]) |
上博852頁54790.13(合34984[上博新拓81]) |
蔡哲茂2009年10月09日《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新綴七則:4 |
A、B片退還 |
|
7 |
上博864頁54795.26(合22734[上博新拓129] |
上博888頁54803.4(合補7117) |
何會2011年3月9日《龜腹甲新綴第三十九~四十三則》:43 |
A、B片退還 |
|
8 |
上博866頁54796.8 |
上博866頁54796.2(合13165[上博新拓165]) |
合8037(文758) |
蔡哲茂2009年10月19日《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新綴第八則 蔡哲茂2009年11月11日《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新綴第八則補綴更正 |
A、B片退還 |
在此,我們對未能及時覆核相關綴合成果,尤其是未能及時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向作出綴合的學者及諸位網友表示歉意。本文若存在遺漏或錯誤,也請各位先生批評指正。
2013年12月20日
[1] 上海博物館編、濮茅左編著《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1月。
[2] 其中徵集“天津勸業商場”者,藏品號爲33134,《前言》第21頁誤作33314,正文不誤。
[3] 蔡哲茂先生指出,《上博》826頁46956(1983年11月22日退還顧棣生)與602頁67761.10正(1986年2月22日受贈鄭德怡)自重,並推測“推測該版甲骨的流傳可能是上海博物館將甲骨退還給顧棣生,之後甲骨直接或輾轉到達鄭德怡手上,鄭德怡又將該版甲骨贈送於上海博物館,故上海博物館有兩筆紀錄”(《上海博物館藏甲骨文字》校重一則,本網2009年10月15日)。
[4] 其中“上海所見之一”藏品號爲54786,數量爲23;“上海所見之二”藏品號爲54787,數量爲23;“上海所見之三”藏品號爲54788,數量爲23;“上海所見之四”藏品號爲54789,數量爲3;“上海所見之五”藏品號爲54790,數量爲16;“上海所見之六”藏品號爲54791,數量爲6;“上海所見之七”藏品號爲54792,數量爲10;“上海所見之八”藏品號爲54793,數量爲3;“上海所見之九”藏品號爲54794,數量爲7;“上海所見之十”藏品號爲54795,數量爲30。以上《前言》第22頁皆有誤,正文不誤。
[5] 其中有的已進入其他博物館館藏,如《上博》“退還陳器成之二”中,808頁48704.1又見《合補》6695,其“選用著拓號”爲“浙博32”;同頁48704.2又見《合補》6704,其“選用著拓號”爲“浙博30”等。
[6] 本文所引綴合出處多依本網提供下載之word文檔名,格式未作統一。
[7] 《契合集》之“契合集、醉古集與其他甲骨著錄對照表”第61頁,可補一欄“上博128頁2426-681”對應“契021”。
[8] 《合》7255(上博446頁17647.294+上博514頁17647.632)爲誤綴。關於這一組綴合,詳見筆者2010年8月18日在http://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2022.html所作評論中的附圖。
【文章下載】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5.1; Trident/4.0; .NET CLR 1.1.4322)
要給葛亮一個讚!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OW64; Trident/7.0; rv:11.0) like Gecko
同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