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字旁觀之四:釋“夙”、“木丮”
【首發】王甲金(古文字民間愛好者)
e-mail: jiaguwenwang@hotmail.com
甲骨文及金文中有夙、兩字,都可以用來表達“天將亮時”,它們的字形也很相似,都有蹲踞人形伸出雙手作希冀渴望狀(丮),雙手捧的或是月亮(即夙)(卜辭月、夕一字)或是一株新苗(即
),字形如下(表一):(《合》或《合集》為《甲骨文合集》之簡寫[1],《銘文選》為《商周青銅器銘文選》之簡寫[2],《英》為《英國所藏甲骨集》之簡寫[3],《集成》為《殷周金文集成》之簡寫[4])
夙字在卜辭中出現不算多,僅十餘例,且沒有看見明顯指示“天將亮時”這樣的例子,倒是有指地名的兩例(《合集》9804、9805:“夙受年”),以及與祭祀祖先有關的例子(《屯》1115及《合集》32485同文卜辭:“癸卯貞丁未延臿示其夙”)。[5]到西周金文裡夙字才開始大量使用,而且用來和夜、夕相對,作“早上”講,如《梁其鐘》:“秉明德,虔夙夕,辟天子”(集成189);《叔尸鐘》:“汝不弛夙夜”(集成272);《中山王鼎》:“夙夜不懈以誘導寡人”(集成2840)。
字在卜辭中大量出現,唐蘭首先指出卜辭裡的
字有些是用來指時間的,具體說則是指“上燈時候”。[6]之後有不少學者都針對這個字發表了各種意見,但最重要最詳細的研究則是來自中研院史語所的陳昭容。她在《中國文字》新十八期上發表文章,把卜辭裡的
字分為田獵卜辭和祭祀卜辭兩類來詳細討論,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卜辭中的
字絕大多數是用於紀時,並且贊同唐蘭意見,認為時間是指上燈時候。[7]陳氏此文當然相當重要,可惜她對
字時間的解釋有誤。她甚至已經舉出了卜辭中有例子顯示
釋為晚上有窒礙難解之處,但她最終還是採納了唐蘭氏的意見。後來沈培就在陳文的基礎上著重分析論證了時間段的問題,最終得出
字不是講晚上,而是在說“夜盡將曉”。[8]沈氏認為
可以釋為某個字,然後就將草稿拿給他的老師裘錫圭過目,裘氏看了之後認為沈所釋字不對,
字應該就是夙字。[9]
本文也認為將字釋為破曉時分應該沒什麼問題。《合集》28566:“王其田
湄日無災”,
字後面接的是“湄日無災”,可見
字應該是一大早了。另外,如同夙字一樣,
字也有用來祭祀的例子(《合集》269:“…歲
…于妣…”。夙在在卜辭中出現較少,僅十餘例,到了西周金文裡則大量出現;相反地,
字在卜辭中大量被使用,但西周金文裡則僅區區數例而已。可能這兩個字之間有衍生和傳承的關係,夙字由
字衍生,到了西周以後
字則被夙取代。
上面提到的《屯》1115:“癸卯貞丁未延臿示其夙”,沈文中談到它還有同文卜辭《合集》32485。郭沫若將32485版上的該字釋作夙[10],《摹釋總集》認為是這裡所說的[11],而沈氏則稱“我們從拓片上實在看不清此字的寫法”。事實上這個字裡雙手捧著的月亮形狀是很清楚的:
(《合集》32485)
這個字,從唐蘭指出其具有指示時間的用法,到陳昭容指出該字絕大多數是用於紀時,到沈培指出該字所指時間為“夜盡將曉”,到裘錫圭指出該字應該就是夙字,一步步走來,讓我們對這個字的性質意涵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但,我們仍然不知道該字的字形與字義間究竟有何關聯,我們甚至仍然不知道夙、
兩字的本義。本文主旨就是希望在這個問題上貢獻一點意見。
夙字和字的字形差別只在雙手捧著的東西不一樣,
字裡捧著的是新苗,夙字裡則是月亮,而且是新月形。這就給了我們一條線索:“新生”的苗木和“新生”的月亮。植物的生命是一個循環,新苗代表了“最早”的階段。月亮的消長圓缺是一個循環,新月代表了“最早”的階段。同理,一天也是一個循環,而破曉時分也代表了“最早”的階段。這麼理解的話,“夙”和“
”的字形字義就很清楚了,用新苗或新月代表一天的最早階段,也就是破曉時分。但,問題也並不這麼簡單,如果單單“新苗”或“新月”就足以代表一天的“剛開始”的話,那爲什麽字形裡還需要伸出雙手作希冀渴望狀的“丮”呢?要進一步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看看這些商周青銅器的銘文吧(表二):
像這樣的銘文,有人認為是族徽,也有人稱之為圖形文字,我則認為最要緊的還是讀懂它們所要表達的意思。上面一行的四件很單純,都是手捧新苗來紀念自己的父親,這不免讓我們感受到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的味道了,原來這些新苗其實代表的是他們家族的新生命代代相傳,繁衍不息。直到今天我們依然有類似的用法,誇某個小孩子“好苗子”、“根紅苗正”。
下面一行的銘文比較複雜,但稍加梳理其實還是很簡單的。首先,既然有“己”字那就代表先人的日名,因此依據慣例銘文裡應該還有表示先人身份的字,比方說“父”、“母”、“祖”、“妣”等,而從字形上看“父”字是唯一的可能。人手去扶著的那個下端分叉的物件其實就是“父”字裡的那根尖銳條狀器物,我們看集成799的“父”字就能明白,它的下端也是分叉的。另外在這件條狀物的旁邊還有新月。我認為這個的人形(丮)其實代表了兩層意思,一是代表“父”字裡的手,去抓條狀物;一是代表“夙”字裡的丮,去捧新月,因此本文將此器稱作“夙父己卣”。最後那件圖案裡也有新月形,表達的應該也是家族新生命。至於人的手裡握著刀則沒有必要解釋為拿刀砍月,手握刀有可能還是代表“父”字。
如果此說可以成立,那麼就很容易解釋夙、兩字為何都與祭祀祖先有關了。這兩個字的本義應該是指期盼新生命,指希冀渴求能有後代;至於用來表達一天裡的破曉時分則已經是衍生義了。
或許有人要質疑,夙字實從“夕”,丮字雙手捧著的就是“夕”,也就是“新月”,那爲什麽“夕”字本身卻反而是“晚上”義呢?我想問題關鍵就在於“丮”,這個字是伸出雙手作希冀渴求狀,能用雙手捧著的當然不會是月亮本身嘛,而是由新月引申而來的“新生命”義。至於“夕”字本身則僅是月亮而已,沒有“丮”字帶來的那些意涵,所以它就只能老老實實地用作“晚上”義了。
西周時民間開始流傳后稷的故事,在《詩·大雅·生民》裡有這樣的說法:“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這則詩經記載的故事裡有“載震載夙”句,三千年來無人能合理解釋這個“夙”,現在我就借這則詩經故事來檢驗我的理論。
詩經裡頭說最初有了姜嫄這個人,她希望能有後代續香火,在她死後會有人祭祀她(克禋克祀),所以不能沒兒子。有一天她在野外看到巨人腳印(“帝武”就是天帝的大腳印,“武”可以解釋作“步”),覺得好奇就踏著腳印走,結果居然開始有了生理反應(敏),開始興奮歡愉(歆),心裡像小石頭相互撞擊那樣砰砰響(攸介,介通扴;錢大昕《說文答問》謂:「扴即介于石之介」,薛氏《疏證》釋文曰:「馬作扴,云觸小石聲。」),跳個不停(攸止,“止”是腳丫子,其實是“進行”義),於是她就懷孕了(“震”即“娠”),有了新生命了(“夙”即新生命),然後就生娃了,就養育娃了。娃是誰?“時維后稷”。
對照一下,沈培文章中(頁107)對字本義的解釋是這樣的:“大概以早上起來舉火之形表示早起做事之意。”
另外,沈氏(頁107)謂“西周金文中已經看不到“”字了。”事實上本文已經列舉了西周早期
父辛簋裡有
字(見表二),只不過它是以族徽或圖形文字的形態出現在為紀念父親所做的器上而已。
【文章下載】
王甲金2010年4月6日古字旁觀之四:釋“夙”、“木丮”.doc
[1] 《甲骨文合集》,胡厚宣總編輯,中華書局,2001
[2] 《商周青銅器銘文選》,馬承源主編,陳佩芬等編撰。文物出版社,1988
[3] 《英國所藏甲骨集》,李學勤、齊文心、艾蘭。中華書局,1985
[4] 《殷周金文集成》,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華書局,1984
[5] 《小屯南地甲骨(上)(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考古學專刊 乙種》第十八號,中華書局,1980(上冊)及1983(下冊)
[6] 《天壤閣甲骨文存并考釋》唐蘭,輔仁大學(北平),1939
[7]陳昭容:〈說「」 〉,《中國文字》新十八期,頁139-172,藝文印書館(台北),1994
[8]沈培:〈說殷墟甲骨卜辭的“”〉,《原學》第三輯,頁75-110,1995
[9]裘錫圭:口述意見“字即夙字”,見沈培文章頁105
[10] 《殷契粹編》,郭沫若,《考古學專刊 甲種》第十二號,科學出版社,1965
[11] 《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姚孝遂、肖丁主編,中華書局,1988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8.0; Windows NT 6.0; Trident/4.0; SLCC1; .NET CLR 2.0.50727; .NET CLR 3.5.21022; .NET CLR 3.5.30729; .NET CLR 3.0.30729)
读了王先生的文章想起《山海经》中关于羲和洗月亮的故事了
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SV1)
有道理。
Mozilla/5.0 (Windows NT 5.1)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33.0.1750.154 Safari/537.36
從利簋銘文的”夙有商”
夙原意可能真的是 “夜盡將曉” 日子更替的時候
利簋將夙用為 “(黑夜)結束” 或”更替”
“有商” 應是連詞 指 商朝
周人稱自己的周朝為 “有周”
(例如 德克配有周)
所以 “夙有商”
可能是
[終結了商朝]
或
[更替了商朝]
而不是 于省吾 解釋的
“迅束” “有了” “商朝”
Mozilla/5.0 (Windows NT 5.1)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33.0.1750.154 Safari/537.36
夙可能不是一天的開始
一天之始 卜辭為日出
(而且早有旦字 不需另造)
夙應該是一天的結束
天將明但還未明之時 故從月
因此商代 ”夙祭” 卜問隔天之事
需要舉火 (卜辭多 從草或從木以燃火)
“震夙” 之夙
可能孕之誤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102.0.0.0 Safari/537.36
月有今月,木月,生月,兹月,甚至日月。因此(木丮),(生丮)等等都是夙字。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102.0.0.0 Safari/537.36
“载震载夙”疑为“载晨载夙”,和于后面的“载生载育”,是指起早贪黑的养育。
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102.0.0.0 Safari/537.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