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组卜辞校读二则[殷德昭]

黄组卜辞校读二则

殷德昭

第一则:《合集》38308校读

《合集》38308(图1甲)即《京》5482、《北图》4318,是一版附记周祭的黄组卜旬辞,材料为右牛胛骨,左侧为其原边而有残缺。

据胡辉平先生《国家图书馆藏甲骨与〈甲骨文合集释文〉之校勘》一文[1],《北图》4318反面(图1乙)尚有文字,为《合集》所缺。

经查阅比对,我们发现,《京》5483(图1丙)即《北图》4318反面。从胡文提供的照片可以看到,《北图》4318反面左侧有一排占卜时留下来的钻凿孔,反映在拓片上,表现为一串不规则的凹陷。《京》书虽有意将此片正反两面编为连号,但由于缺乏文字说明,以致《合集》不明原委,收《京》5482而漏《京》5483。

补全反面信息之后,《合集》38308的释读可以更加完整:

(1.1) 癸[巳王卜],[贞旬无祸],王[占曰吉],[在]□[月]。

(1.2) 癸卯王卜,贞旬无祸,王占曰吉,在九月,甲辰工典其[幼]其翌。

(1.3) [癸丑]王卜,[贞旬]无祸,[王占]曰吉,[在]□月,甲[寅] [翌]上甲。

其中,辞条(1.2)的“其翌”及辞条(1.3)的“[翌]上甲”等字,因受骨条原边所限无法刻完,而续刻在了骨条背面。在黄组卜辞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合集》35421+35581[2]、《合集》35646、《合补》10945等。

第二则:《合集》37855校读

《合集》37855即《明》61,是黄组卜辞中为数不多的几版生育卜辞之一,材料为左牛胛骨,右侧为其原边。

此片刻有上下两辞,下辞的卜日是“癸丑”,上辞记有“在正月,遘小甲肜夕,唯九祀”,是研究黄组周祭的重要材料。但此片上下二辞是什么关系,以及上辞的卜日(亦即肜夕小甲的祭日)是何日,却颇有争议。董作宾[3]、岛邦男[4]、常玉芝[5]、徐凤先[6]、门艺[7]等学者都进行过讨论,但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仍有讨论的必要。

对于此片上辞的卜日,董作宾先生认为是“癸卯”,岛邦男先生认为是“癸丑”。而据晚出的《合集》37852推算,证明岛氏的结论是正确的。该片的字体、语法、时间与《合集》37855类同,如,“月”与“夕”都写作“ ”形、纪时辞仅以“唯”而非“唯王”开头,都呈现出黄组卜辞的早期特征,又时间都在“九祀”,故必为同时之物。该片记九祀肜祖乙在二月[乙]亥,肜祖乙晚于肜夕小甲22日,从乙亥前推22日即得癸丑。

但是,通过外在证据来反推《合集》37855的上辞卜日,则卜日成了逻辑终点,这会严重削弱此片的材料价值。若能找到令人信服的内在证据来确定卜日,那么此片才能成为研究黄组周祭的逻辑起点。而寻找内证的关键,在于确定上下二辞的关系。

董作宾先生于上辞左侧拟补了两行文字“癸卯卜,贞妇□娩”(图2甲)[8],但是黄组卜辞向以“整饬”著称,骨条上更是如此,不大可能出现上下二辞首行错位两行的情况。

门艺先生猜测上辞有可能是下辞的验辞[9],但是黄组卜辞的验辞一般都是与前辞、命辞等契刻在一起,若因受骨条原边所限无法刻完,则会续刻在骨条背面(如《英藏》2562、2565等),从无另起一段单独契刻的例子。

尽管如此,董作宾、门艺二家的讨论对解决问题仍然具有启发性。我们认为,《合集》37855上下二辞为对贞关系,二辞可拟补为(图2乙):

(2.1)癸丑[卜],贞今A妇B有[娩],[]。

(2.2)不 。在正月,遘小甲肜夕,唯九祀。

其中,A是时间词,当为“日”或“夕”二者之一;B为产妇的私名。

将(2.1)与(2.2)看作对贞关系,恰好符合黄组卜辞的契刻习惯。我们知道,当一条完整卜辞与后续卜辞形成对贞(如《合集》36428、38122)或选贞(如《合集》35345、35818)关系时,后续卜辞都需要另起一段单独契刻,而为了方便,刻手会将后续卜辞中相同的前辞与部分命辞进行省略,而仅保留命辞中不同的祝语部分。

 

 

  1. 胡辉平:《国家图书馆藏甲骨与〈甲骨文合集释文〉之校勘》,第128条及图六,《文献》2009年1月第1期。
  2. 白光琦先生缀合,见白光琦:《先秦年代探略》,第14页注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
  3. 董作宾:《殷历谱》,第395~396页,台北:艺文印书馆,1977年11月。
  4. 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温天河、李寿林译,第138页,台北:鼎文书局,1975年12月。
  5.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第272-273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9页。
  6. 徐凤先:《商末周祭祀谱合历研究》,第53-54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6年5月。
  7. 门艺:《殷墟黄组甲骨刻辞的整理与研究》,第185页,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8. 董作宾:《殷历谱》,第395~396页,台北:艺文印书馆,1977年11月。
  9. 门艺:《殷墟黄组甲骨刻辞的整理与研究》,第185页,郑州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推荐阅读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1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