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理事介绍]黄天树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 
 
2005-09-09 01:10:01 阅读

黄天树,汉族,1949年1月8日生。

1978-1982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读本科并获学士学位。1982-1985年在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读汉语史专业古文字研究方向硕士生并获硕士学位。1988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专业读古文字方向博士生并获博士学位。

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古汉语研究》编委、《殷都学刊》编委、《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古文字学(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和古代汉语、文字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中国语文》、史语所《集刊》、《考古》、《文物》、《古文字研究》、《中国文字》等刊物上发表古文字学方面论文80多篇,在甲骨学界有较大的影响。学术专著《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1998年获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语言学)三等奖。

先后主持并承担过六项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第一项《殷墟甲骨断代》(91-94年)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独自承担并完成。第二项《金文虚词研究》(93-96年)是国家教委“八五”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独自承担并完成。第三项《夏商周断代工程》(96-2000年)是国家“九五”规划重大课题,承担两个子课题《殷墟甲骨分期与年代测定》和《甲骨文宾组、历组日月食卜辞分期断代研究》,并已完成。第四项《古文字虚词研究》(99-2002年)是北京市跨世纪人才专项基金项目,独自承担并将完成。第五项《殷商甲骨文音系研究》(2002-2004年。项目批准号:01JA740015)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是项目主持人。第六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01-2004年),是国家“十五”规划重大项目,参加第2课题“中国天文学起源研究”工作,承担其中《甲骨文所见天文、气象资料的整理》专题,并担任该专题负责人。

近年应邀赴台湾交流情况:1998年5月8日至13日应邀赴台北参加中央研究院等主办的“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1999年10月23日至29日应邀赴台湾清华大学参加“第二届中国古典文学国际研讨会”。2003年10月27日至11月5日应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黄宽重所长邀请赴史语所作题为《殷墟甲骨文“有声字”的构造》和《说殷墟甲骨文中的复合方位词》的两场学术演讲。

2000年以来发表的论著目录

1、〈说文重文与正篆关系补论〉,《语言》第1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2、〈甲骨新缀廿二例〉,《古文字研究》第20辑,中华书局2000年3月第1版。

3、〈宾组“月有食”卜辞的分类及其时代位序〉,《古文字研究》第22辑,中华书局2000年7月第1版。

4、〈殷代的日界〉,《华学》第4辑,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5、〈子组卜辞研究〉,《中国文字》新26期,台湾艺文印书馆2000年12月。

6、〈甲骨文“多”字补论〉,载《古文字论集》(二),《考古与文物丛刊》第四号,2001年10月。

7、〈关于甲骨文商王名号省称的考察〉,《语言》第2卷,首都师范大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8、〈殷墟甲骨文所见夜间时称考〉,《新古典新义》,台湾学生书局2001年11月初版。

9、〈殷墟卜辞“在”字结构补说〉,《古文字研究》第24辑,中华书局2002年7月第1版。

10-16、〈笔〉、〈编〉、〈牍〉、〈简〉、〈示〉、〈艺〉、〈印〉,《语林趣话》第1卷,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17、〈说文解字部首和甲骨文〉,《语言》第三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18-31、〈甲骨文研究〉、〈容庚〉、〈董作宾〉、〈唐兰〉、〈商承祚〉、〈陈梦家〉、〈胡厚宣〉、〈殷虚书契前编〉〈殷虚书契后编〉、〈殷虚书契考释〉、〈金文编〉〈金文续编〉、〈卜辞通纂〉、〈殷虚卜辞综述〉、〈甲骨文字集释〉、〈甲骨文合集〉,《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语言学》207-211页、262-263页、263-264页、267-268页、270页、274-275页、276-277页、280页、280-281页、285页、290页、303页、310-311页、317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32、〈略论甲骨文中的“省形”和“省声”〉,吉林大学《语言文字学论坛》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33、〈商代的日界〉,《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599-61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34-35、〈页〉、〈睡〉,《语林趣话》第2卷,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6、〈说文解字部首和甲骨文〉(续一),《语言》第四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37、〈體例最完善的大型甲骨文新著--<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中國文物報》2004年4月14日第4版。

38、《一百年来的甲骨文出土与研究概况》,《中国古典文献丛刊》第3卷,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39、〈说殷墟甲骨文中的方位词>,《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18-126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40、〈释殷墟甲骨文中的“羞”字〉,《古文字研究》第25辑,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第1版。

41、〈花园庄东地甲骨中所见的若干新资料〉,《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57-60頁,2005年第2期。

42、<甲骨文中有关猎首风俗的记载>,《中國文化研究》2005年2期,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28日出版。

43、<殷墟甲骨文“有声字”的构造>,《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六本第二分,第315-350頁,2005年6月出版。

44、<甲骨缀合九例>,中国文字学会、河北大学汉字研究中心编:《汉字研究》第一辑,第324-330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45、<鬲比盨铭文补释>,《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46、〈说文解字部首和甲骨文〉(续二),《语言》第五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47、<读契杂记(三则)>,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编:《陆宗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309-316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48、<殷墟甲骨文白天时称补说>,《中国语文》2005年5期(总第308期),第451-457页。

49、<殷墟甲骨文“鬼日”补说>,商务印书馆,2005年9月。

本站
[发表评论] [文章回顾] [收藏本文][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