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
“平谷与华夏文明学术研讨会”报道 | |
2005-09-05 15:22:14 阅读 次 |
|
说明:“平谷与华夏文明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与平谷区委合办。 新华社北京8月29日专电(刘浦泉、李永明)中外60余位考古、文物等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在28日结束的“平谷与华夏文明学术研讨会”提出,以刘家河商代墓葬为代表的一支古代文化,融中原文明与北方文明于一体,风格独特,大有深入探索的必要。已有线索充分说明,刘家河商代文化的学术前景非常乐观,不排除发现区域性中心聚落、城址的可能性。 据《平谷文物志》记载,早在十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北京平谷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经过普查,平谷境内目前已发现古墓葬、古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100多处。其中,已经发掘的7000多年前的上宅古文化遗址,填补了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序列的空白;公元前1500年前的刘家河商代中期青铜器的出土,将我国使用铁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博物馆、故宫、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以及中国台湾、日本、韩国的学者和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刘家河青铜器墓、陶器墓和上宅遗址出土的数座陶器墓等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与会专家经过研讨提出,旧石器时代的平谷已是先民的乐园,新石器时代更是农耕繁盛,畜牧兴旺,一派田园风光。进入青铜时代,燕山南北文化洪流的交锋,把平谷培育成古代中国的区域性文明中心,刘家河商代遗址是燕山地区璀璨的明珠。专家据此认为,刘家河商代墓葬不是孤立的,当有与如此高规格的墓葬相应的居址,或许在此地或附近能找到一处商代地方性中心聚落遗址。 |
|
本站 | |
[发表评论] [文章回顾] [收藏本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