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关于二里头文化的年代问题
  仇士华 蔡莲珍 张雪莲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北京 100710
2006-01-19 10:47:54 阅读

1983年我们写了《有关所谓’夏文化’的14C年代测定的初步报告》[1]。在那篇文章中,我们对14C年代测定中误差情况的复杂性作了详细说明。例如说,单个14C年代数据一般是不可轻信的。即使经过准确测定,数据可信,也可以把不是夏代的标本误认为是夏代的,根本无法分辨。要解决这个问题,只好以数量求质量,测出大量的数据,缩小统计误差,尽量排除偶然性。在这样的背景里,我们分析了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的32个样品的14C年代数据,认为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被限制在公元前1900-1500年的范围内。同时还声明,哪一种文化可以明确称之为“夏文化”,这是考古学家研究讨论的专题,有些问题恐怕还有待于考古工作和测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和研究。尽管如此,根据文献的各种纪年系统,这个结果可以表明,二里头一期不是夏代的开始,二里头四期有可能已经进入商代。当然,这个结果很粗糙,但可供考古学家研究做参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面都在发展进步。 14C测定的精度在提高,树轮校正曲线也有若干修正和改进,特别是使用系列样品方法测定,可以使测定考古事件的日历年代误差大为缩小[2]

所谓系列样品方法,就是按田野考古层位或文化分期收集的系列样品,测出一系列14C年代,同时做树轮年代校正。因为这些样品在考古上有相对的时序,同时做树轮年代校正时能相互制约,因而使校正后的样品日历年代误差大为缩小。

最好的系列样品是木头样品对于保存完好的古代木头样品,如有50个以上的年轮,则可同建立树轮校正曲线一样,每隔10轮取一个样,连续取5个以上的样品,测出其14C年代数据,经过与树轮校正曲线匹配拟合,就可以把木头的砍伐年代定准到误差不超过10年。对于按文化分期或地层连续的系列样品,在相邻时间间隔方面虽不如树轮系列那样规整,但在时代上的早晚次序是明确的,也同样可以利用同树轮校正曲线相匹配拟合的方法,获得较好的效果。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前,1995年偃师国际商文化学术讨论会上,我们作了“系列样品方法作为解决商周纪年问题的一线希望” 报告。作为对树轮系列样品方法的一次试测实验,我们采集了长白山天池火山最近一次大喷发被埋在浮岩空降堆积物中的一大块炭化木,数出树轮,做了系列样品测定[3]。获得最近一次大喷发的年代为公元1215±15年。它可以同格陵兰GISP2冰芯中公元1229±2年的SO4-2峰相对应。这个SO4-2峰在我们测出天池火山大喷发的年代以前,世界上还没有找到相对应的火山大喷发。这个冰芯的其它许多SO4-2峰都可以同世界上著名的火山大喷发相对应。另外,中国气候史指出,公元1230-1260年间气温下降,气候突变,具有全球性反映,很可能是这次天池火山大喷发造成的。

夏商周断代工程使系列样品方法的效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实施的具体程序是:

1.采集与考古层位和文化分期在年代上高度相关的含碳样品。

2.测出精确可靠,误差符合实际的14C年代数据。

3.充分应用考古信息,将系列样品的14C年代数据同高精度轮校正曲线进行匹配拟合,定出与考古年代内涵相符的日历年代。

4.由14C测定工作者同考古专家共同研究建立夏商周的考古年代框架[4]

二里头遗址的系列样品是重新采集的。主要是骨质样品,经过仔细测定,其结果在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成果报告中已经公布[5]

现在我们对二里头文化的年代问题,提出自己几点看法,供大家讨论参考和批评。

1. 1983年我们阐述的二里头测定报告,并没有错误。但是,标本大多是木炭,测定误差也比较大,而且年代数据都是采用单个样品的树轮校正结果,所以是很粗糙的。原报告中已有相应说明。

2. 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公布的系列样品测定拟合结果,没有加以说明和充分研究讨论。

3. 从实际情况看,我们认为二里头采集的系列样品在分期上是有根据的。二里头文化分为一、二、三、四期,有地层叠压关系为依据,经历过长期研究,多数学者对分期有共识。当然,尚不能说每个样品间,都有绝对的先后次序。

4. 二里头系列样品中还有被称为五期的二里岗文化的样品。因此可以把一至五期作为一个系列来拟合,以便于估计四期年代的下限。但一期的年代上限还难以估定,需要使用程序设置的边界条件命令来估计。如果有与一期连续、但更早期的14C年代数据参与拟合,应当更好。

5. 经过发掘发现密县新砦遗址有早于二里头一期,或与二里头一期相当的新砦一期和新砦二期文化。新砦一期前面还有龙山晚期的遗存,考古学界正在研究。这三期的14C样品年代应当可以作为一个系列进行拟合。北大加速器质谱测定已有结果,常规方法也测定了十多个数据。这样,可以同二里头的系列样品拟合作比较。估计二里头一期年代上限大概在公元前1750年前后。新砦一期上限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850年。这些情况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二里头文化一至四期的期长不可能有400年。目前看来,期长只有200多年。

6.宫殿的准确年代很难直接测出,但可根据宫殿属于哪一期,按该期的年代估计推定。

夏商周三代各段考古文化的发展应当是连续的,并没有间断。夏商西周各朝代的王系,历史上有详尽记载。商晚期和西周在考古上已得到证实,没有理由怀疑夏代的真实性。经过考古发掘的情况,夏商周文化具有整体性、连续性和密集性的特点,并有大量相关样品的14C年代数据,可以根据系列样品方法进行比较详细的研究。

二里头文化是在商代二里岗文化前面的一个阶段。根据年代测定看,二里头早期在年代上应属于夏代,但还没有达到夏代早期。二里头晚期在年代上已进入商代。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我们测定的系列样品结果:西周与编年史相连接,14C年代测定在误差范围内同《史记》相合;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020-1050年之间[6]。天文推定武丁即位在公元前1250年左右;因而估计盘庚迁殷约在公元前1300年。

郑州商城二里岗上层一期T1J3水井的建造年代,根据木头样品系列测定为约公元前1400年;郑州商城建城年代到不了公元前1500年[7][8]

二里岗文化在二里头文化之后, 不论在郑州商城还是在偃师二里头都是很清楚的,两者的界限大约在公元前1500多年,肯定到不了公元前1550年。也就是说,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以来,新砦期至盘庚的时段,只有550年。不管考古学家或测定工作者之间有多少分歧,这个框架的限定,误差不会超过50年,大体上可以肯定。这是值得考古界思考的。

今后还应该坚持强调14C年代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了准确可靠的14C年代数据,再使用系列样品方法,对各地的龙山文化至商文化进行年代测定研究,就可以为夏商考古研究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考古年代数据。



[1]仇士华、蔡莲珍、冼自强、薄官成:《有关所谓“夏文化”的碳十四年代测定的初步报告》,《考古》1983年10期。

[2]仇士华、蔡莲珍:《碳十四断代技术的新进展与“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古》1997年7期。

[3]刘若新、仇士华、蔡莲珍、魏海泉、冼自强、薄官成、钟建:《长白山天池火山最近一次大喷发年代研究及其意义》,《中国科学》1996年D辑②7(5)437-444。

[4]仇士华、蔡莲珍:《夏商周断代工程中的碳十四年代框架》,《考古》2001年1期。

[5]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8-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出版,2000年10月。

[6]蔡莲珍《碳十四测定判别武王克商年代范围始末》,《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3年5(1):1-5。

[7]张雪莲、仇士华:《关于夏商周碳十四年代框架》,《华夏考古》2001年3期。

[8]张雪莲、仇士华、蔡莲珍:《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碳十四年代分析》,《中原文物》2005年1期。

本站
[发表评论] [文章回顾] [收藏本文][关闭窗口]